一、专业定位
根据国家对医疗大数据(医疗信息资源)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社会经济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遵循“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育人原则,恪守我校“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培养“德才兼备、基础扎实、思维创新、一专多能”且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特色人才和卓越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具备较强基础医学知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信息规划思想以及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从事信息资源的组织、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实施及咨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
毕业要求:符合学校《广东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规定的毕业要求,修完并通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
学分要求:至少应修满本专业要求的180.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30.5学分,选修课12学分(含艺术类课程2学分),毕业实习30学分(含见习1学分),军事训练2学分,“第二课堂成绩单”合格。毕业考核模式为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达到要求方准予毕业,颁发广东医科大学毕业证书。
(二)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愿为祖国医疗卫生信息事业的发展奋斗终身。
2.具有较良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具备必需的医疗和预防知识,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4.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可阅读专业英文书刊。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具有医学信息管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6.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较强的基础医学知识。
2.掌握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分类、检索、分析及决策等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特别是网络及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及技术。
4 专业技能要求
1.了解电子政务的行为,具备程序设计与开发能力,具有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采集、组织、加工、集成管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2.具备医疗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3.具备对医学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4.具备能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全面、准确的信息,辅助管理决策的能力。
5.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
(一)主干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
(二)核心课程:档案管理学、运筹学、信息描述与组织、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预测、c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医学概论(i)、临床医学概论、病案管理学。
(三)课程设置分类表:
表1 课程设置分类表
课程类型 |
门数 |
学分 |
学时数 |
理论课 |
实践课 |
实验教学% |
公共基础课程 |
12 |
38 |
680 |
420 |
260 |
38.2 |
专业基础课程 |
15 |
47.5 |
826 |
709 |
117 |
14.2 |
专业课程 |
18 |
47 |
887 |
639 |
248 |
28 |
总 计 |
45 |
132.5 |
2393 |
1768 |
625 |
26.11 |
五、师资队伍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院现有3个行政机构、2个系、3个基础教研室、2个研究室及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工77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历30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师德标兵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先后获得了国家、省、市和学校多项科研资助。近五年共发表sci检索85篇,ei检索论文1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及软件著作权10项。
负责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信息工程系,现隶属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16名,教辅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在读博士1人。系师资结构合理,是一支年轻创新、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六、教学条件
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实验示范中心,拥有实验室13间,使用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包括多台高性能服务器,能够较好地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资源管理、网络与多媒体、软件开发、医院信息系统等实验室,为实验教学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此外,学院与金蝶、东软、惠侨等20余家企事业,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等10余家大型三甲医院签订了校、企、院三方见习、实习合作协议,为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了校、企、院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